6•18 大促购物别盲目 这些坑要避免入 购物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
2025-05-14 09:22:33 - 休闲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6•18网上购物节即将来临,大促各网络平台早早开展了各种促销攻势,购物目前在京东、别盲避免拼多多、目坑快手、大促抖音、购物淘宝、别盲避免天猫、目坑苏宁易购、大促唯品会等多家电商开展的购物直播造势、补贴与红包等已成标配,别盲避免各种优惠促销活动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目坑感觉。6月15日,大促吉林省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发布网络平台消费预警,购物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别盲避免避免“入坑”。
当心直播乱象诱惑“入坑”
现象
直播带货因其宣传独特、诱惑力强等因素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直播销售这种融合场景与强互动形式,网络主播往往通过优惠力度、秒杀促销和免费送等方式,再以诱惑激昂的语调及团队助力烘托场景气氛,此时最易引起冲动消费。直播带货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可能会向消费者传递虚构的产品信息,吹嘘产品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商家采用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挂出自家的商品链接、联系方式等手段,将消费者导流到特定的网络空间,交易过程并没有受到直播平台的直接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遭遇到不诚信卖家,在出现购买纠纷后,如果是场外交易,网络平台会拒绝承担责任。虽然一些商品购买者可以选择“七日无理由退货”,但是由主播引发商品退货而产生快递费导致消费者也会有资金上浪费。由于网络直播鱼龙混杂,一些不诚信主播所带货“三无”及假货商品,又使购买者陷入退货难、维权难困境。
提醒
要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对于直播中发布的购物广告不要轻易相信,对于主播、场控等发起的各类活动,应谨慎参与,特别是遇到要求直接微信扫码支付及场外交易的,一定要拒绝。另外,购物前应详细了解主播推荐商品有无“七日无理由退货”及售后服务规则。不要相信主播宣传“全网首发、全网最低价及最好、最棒”等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不被低价所诱导。尤其是食品等直接涉及到人身安全商品,切勿盲目跟风购买,防范“低价劣质”或“高价假冒”等陷阱。 要提高对商品的基本判断能力。消费者也应通过各网络平台服务对比,尤其是和网上销售一些相同商品店铺进行比价、比质量后再下单。对于低价或者是一些剪标等商品,还是要理性购买。要有维权意识。商家直播过程中,对于商品的标识、赠品、退换规定等,消费者别忘记截图,保留相关证据。留意后期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或是金额上出现差别,比如实付金额比宣传金额要大,而截图能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谨防优惠促销“套路”
现象
6•18期间,价格优惠是刺激消费、吸粉多、多盈利的重要因素。目前,各大电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打出促销牌,秒杀、预付定金直减等,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然而,各电商平台推出的系列玩法,都与消费者注重的价格有关。部分商家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不合格的商品。特别是一些商家说是超低价,实际价格与前期销售价格并没有区别,而且部分商品商家依旧早早玩起“先涨后降”及预先交付“定金”套路,等消费者反应过来之后要退还“定金”、退货退款也因此成为无售后及维权难题。
提醒
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知性、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一是对于心仪商品,要货比三家。在比对质量与价格及售后服务的同时,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与质量不保陷阱。二是购买商家预售的商品,要谨慎交付“定金”。因此,消费者一定要区分“定金”和“订金”原则。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如果商家和消费者约定的是定金,那么消费者后期取消订单时,商家对于消费者预付定金是可以不退款的。但实际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对于定金规则并不知悉也不会注重了解协议内容条款,且网络平台和商家往往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
消费者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付款前,应耐心仔细了解商家规则,或提前咨询卖家退款、退换商品服务规定,慎重考虑交付定金可能面临的后果,然后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千万别只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谨慎涉入“不良贷款”
现象
电商大促期间为吸引更多消费人群,纷纷推出分期之类的贷款“赊账服务”,而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等给出了看似更多的优惠。在接到的投诉案例中,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为一次性还款的免息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的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大多已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
提醒
适度消费,谨防不良贷款消费。网络平台商品种类与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小到一个钉子,大到汽车等商品。消费者需明白商家分期、贷款“赊账服务”都需要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个别平台甚至没有特别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或者消费者没有搞清还款缴费规定,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或延期还款所发生的违约费用让消费者诧然。所以,消费者在选则分期、贷款“赊账服务”时,首先要看懂需签约条款内容,避免发生不必要经济损失。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现象
随着移动购物的发展,很多消费者习惯通过App下单购物。对于一些从未安装的电商App,在下载安装时往往会跳出多个对话框,而消费者一般都不会仔细查看条款内容,直接点击“同意”或“是”,商家为此获取了很多用户的个人信息,有些是购物所必要的,有些是非必要的。
提醒
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应从正规渠道下载App。建议消费者一定要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此外,建议用户在注册App时,注意界面跳出的授权对话框,仔细阅读后再选择是还是否,尽量关闭一些敏感信息的获取权限,如手机通讯录、手机照片、精准定位授权等。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以防落入陷阱;对于不同的App尽量设置不同的密码,以防密码被不法分子攻破后造成一系列应用程序账户安全的沦陷。如果发现App过度获取或者非法获取隐私信息,对个人信息安全存在威胁,第一时间截图并保存凭证,并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责任编辑:24
- END -
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

突破 人工肝与人工肾实现同步治疗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陕西宝鸡:深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帮扶指导工作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郭宏伟贺聚宝 记者徐文智)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继太带领该局标准化管理科有关人员组成帮扶指导组,赴辖区深入实地指导、帮扶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据悉,此次
上海金山枫泾市场监管所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刘浩)特种设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近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市场监督管理所了解到,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枫泾市场监管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摸排检查,严格执法。
新手机内存“减量不减价” 商家消费者各执一词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往往会追求一些大内存,一般来说,手机内存越大,价格越高。但是,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一消费者来到桐乡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高桥分局投诉,称其
永定城喜获“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荣誉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 李建)3月14日,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式发布“永定城售后服务管理规则”,标志着该城将全面推行“基础售后服务、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先行赔付服务”三项售后管理措施。当天,
湖北武汉开展学校食堂专项督查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杜伟雄记者吴采平)食材有没有进货台账,是否在保质期内?食堂有害生物“三防”有没有做到?食物加工、切配、烹饪、分餐等环节食品安全保障是否到位…&h
销售问题婴幼儿食品 广州百佳永辉超市被罚12万元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广州百佳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中华广场分店因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 近日被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2万元。4月9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广州市
青海海西:依托案卷自查提升办案水平

中国消费者报西宁讯王宝军 刘海英记者徐文智)日前,青海省海西州市场监管局以全省市场监管案卷评查为契机,专门下发了《进一步提升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水平的通知》,就基层执法办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
创指高开高走收涨1.44%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今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集体收涨。板块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应用、贸易等板块领涨,零售、小家电、酒店及餐饮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73.33点,涨幅0.63%,成交额4443.76亿元
质量引领生活|“质量惠民——消费体验进企业”走进齐鲁制药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2021年山东省“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省 共享美好生活”。为切实让广大消费者感受“质量月&rdquo
2月3日意大利巴斯利卡塔疫情最新消息

导读 2月3日意大利巴斯利卡塔疫情最新消息-巴斯利卡塔截至2月3日0时00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巴斯利卡塔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 2022-02-03 14:10:282月3日意
我为群众办实事|福建龙岩开展校园周边网红饮品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面对9月开学倒计时,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龙岩市新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点